• 博医心声丨朱骏主任:不仅是治疗,医生的角色更在于带来希望和支持

    博医心声丨朱骏主任:不仅是治疗,医生的角色更在于带来希望和支持

    血液流淌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细胞成分和功能的复杂性,使得血液病的诊疗工作难度大、强度高,也对血液科医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致力于担当起“上海血液病最后一道防线”重任的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高博医生团队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临床工作中“难啃的骨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懈改写着血液病患者的命运。 “当遇到棘手的疾病或疑难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不会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这是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医疗总监朱骏主任时常勉励团队的话语。今天,邀您一起走近朱骏主任,请他讲述一名血液科医生背后的医路点滴。(点击查看采访视频博医心声丨朱骏主任:不仅是治疗,医生的角色更在于带来希望和支持) 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血液学科,我想走向医学科技的最前沿Q1回顾您步入大学、与医学结缘的时刻,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学医?您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您选择血液病这一领域深耕的初衷是什么? 朱骏主任:我的父母辈,尽管他们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他们对一些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类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能够走上医学道路,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选择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是因为我认为血液病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专业;此外,治疗血液病的技术和手段也始终行走在医学科技的最前沿,这些都吸引着我长久以来不懈地在血液病领域深耕。 开创性使用红细胞单采术,我把技术成功留在了高原Q2据了解,您曾于2016年奔赴西藏开展了13个月的援藏医疗工作,在那里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您的人生道路和职业发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朱骏主任: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西藏的医疗条件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异。我在2016年响应中组部的号召,作为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奔赴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援建。 到西藏后,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但与此同时,高原缺氧、气候特点、资源匮乏等都更让我体会到医疗工作的艰辛,也让我面临很多的挑战。 到了援建机构,我就着手调研高原地区的血液病现状,结果发现高原的疾病谱和平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恶性血液病在高原地区就非常少见,而所谓的“一高一低”非常常见,“高”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低”即营养性贫血。 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传统的治疗大多数采用藏医的针刺放血、活血化瘀等等一些手段,疗效比较有限。我在高原工作期间就开创性地使用红细胞单采术来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多血症病例,随后这一技术又治疗了很多该病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我结束援建工作回沪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日喀则的医院已经完成了数千例的红细胞单采术,我真正做到了把技术留在高原,造福了高原的老百姓。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在缺氧的自然环境中还要把工作做好,这首先对意志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在那边一年多的工作也培养了我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克服困难,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医生的使命和责任。 朱骏主任(左一)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挑战医疗“禁区”,全力呵护每一条生命Q3据报道,您所在的医院接诊的移植患者中,60岁以上的占比约20%。与此同时,团队持续致力于解决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疑难患者的诊疗需求。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其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您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与挑战的? 朱骏主任:我们团队在王椿院长的带领下,一直以来都是把攻克血液领域“难啃的骨头”为己任。比如老年的血液病、难治复发的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等,这些疾病由于治疗难度大、成功率低,很多医院都不是十分积极地去收治。 我们团队始终秉承“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务宗旨,针对这些疑难复杂的患者,基于我们多年的治疗经验,结合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的治疗技术,去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不断挑战医疗禁区,努力呵护每一条生命。 在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有很多在外院已被宣判“死刑”的患者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最终重获健康,重返家庭和社会。令我很动容的是,他们在重返家庭、社会之后,选择了让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更加有意义。他们会非常积极的在我们的一些新患友中传递各种正能量,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新患友战胜疾病的勇气,传递各种和疾病斗争的经验,他们就像一束光,引领着新患友走出黑暗。 朱骏主任(右三)在高博上海闸新医院查房 我们坚信,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Q4王椿教授曾经对团队评价到,“这是一个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的团队,在他们身上,不仅有科学严谨的救治理念,还有大胆假设,敢于创新,认真求证的探索精神”。作为王教授的最佳搭档,也是团队的骨干力量,您如何理解并践行这句“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团队有哪些成绩令您引以为傲?为什么? 朱骏主任:“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这句话不仅代表了我们团队在面对复杂和高难度病例时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反映了我们对医学科学的追求和对患者责任的担当。 在工作中,这种精神首先体现在我们对于挑战的积极态度上。当遇到棘手的疾病或疑难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不会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充分利用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资源,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此外,我们也勇于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敢于进行大胆假设并认真求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 我们坚信,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进行多学科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才使得我们在短短数年就在行业内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被同行誉为“血液病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王椿教授团队 要让患者理解疾病,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Q5对于医患关系,您秉持的理念是什么?现在的您,对医生这个职业是如何理解的,相比最初是否有变化? 朱骏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参与茶话会、科普答疑等患者交流活动,因为我相信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我的理念一直是以患者为中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虑,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尊重。通过这些活动,患者不仅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从而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朱骏主任和康复患友们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我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更专注于技术和治疗,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医生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更是患者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者。这种转变让我更加珍惜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医生的角色不仅在于治病,更在于给予患者希望和支持。 

    2024-11-19
  • 王椿教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引领CNI不耐受患者度过aGVHD难关,开启预防新策略

    王椿教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引领CNI不耐受患者度过aGVHD难关,开启预防新策略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仍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优化对GVHD的预防十分重要。基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疗法是急性GVHD(aGVHD)的标准预防方案[1],但部分患者对这些方案无法耐受,临床仍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为allo-HSCT后aGVHD的预防提供了更多的新药及联合用药选择。 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力泉医院医疗院长王椿教授及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在CNI不耐受患者中,使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替代CNI预防allo-HSCT后aGVHD的有效性[2,3],为临床aGVHD的预防提供了更多参考。基于此,医脉通特邀 王椿教授接受采访,解读该研究的数据,并对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aGVHD预防中的应用等发表真知灼见。QQ:aGVHD的预防一直是移植领域的重要课题,您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您开展的研究中,选择短期应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CNI不耐受患者的aGVHD替代预防方案,能否请您谈谈这一研究的开展背景是怎样的?王椿教授:尽管随着医学的进步,移植供者的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aGVHD的预防仍是临床管理的难点之一。CNI是预防aGVHD的主要药物,与短程甲氨蝶呤(MTX)的组合被视为经典的预防方案。然而,CNI可能引起一系列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迫使医生不得不停止使用此类药物。如何在停用CNI的同时避免严重aGVHD的发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标准CNI替代治疗方案[2]。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竞争性结合活化T细胞上的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起到抑制活化T细胞作用,在糖皮质激素耐药aGVHD(SR-aGVHD)的治疗方面表现良好。在实体器官移植如肾移植中,已有成功应用抗CD25单抗替代CNI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报道[2]。那么在allo-HSCT中,能否应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替代,基于该思路,团队启动了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对出现严重CNI相关不良反应而停药的allo-HSCT患者,短期应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GVHD预防,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Q:关于aGVHD预防,根据您的研究结果,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CNI不耐受患者中的应用展现了哪些具体疗效?王椿教授: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间,该研究纳入行挽救性allo-HSCT治疗的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因CNI严重不良反应进行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替代预防的患者1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3(18-67)岁。其中较早出现的为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约18%的患者出现内皮损伤综合征如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渗漏综合征等。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替代预防中位开始时间为移植后5(1-32)天,替代治疗中位持续时间为20(7-120)天。有14例患者在度过危重时期,状态稳定后,重新加用CNI或者西罗莫司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所有患者均实现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植入时间为12天。76.5%患者实现血小板植入,中位植入时间为13天。研究纳入的均为进展期挽救治疗患者,在aGVHD预防方面,47.1%患者发生Ⅱ~Ⅳ级aGVHD,23.6%患者发生Ⅲ-Ⅳ级aGVHD。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128天,存活患者中最长随访时间为347天,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到。移植后6个月OS率为62.6%。在伴有CNSC的亚组中,6个月时的OS率为80.0%[2,3]。 尽管部分患者已经停用CNI,但药物引发的并发症如TA-TMA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时停药,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对于CNI不耐受的患者,应在适当时机及时停药,但在早期治疗过程中,临床对停药可能有所犹豫,担心诱发严重aGVHD的风险。通过该项探索性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当患者出现CNI不耐受时,及时使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aGVHD的短期替代预防方案,为处于CNI撤停期间的患者提供了新的aGVHD预防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关键时期。 Q:在aGVHD预防的临床实践中,面对CNI不耐受的情况,临床医生应如何判断,并采取怎样的处理措施?此外,能否请您分享一下将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替代预防药物的使用心得?王椿教授:在使用CNI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移植早期如无菌室内时,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CNSC,其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意识丧失、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当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时,需要考虑CNI的不良反应,当然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化疗药物引起。 随着治疗的推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CNI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TA-TMA等加重肾功能损伤,患者出现肌酐升高、少尿,并伴随血压升高。若已经发生不可逆的病变,即使停药也无济于事,患者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另外,渗漏综合征通常发生较晚,但同样需要立即停药,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总体而言,停药是应对CNI不良反应的首选方案,但过去由于缺乏替代方案,医生常不敢轻易停药。随着替代方案的出现,医生在处理CNI相关不良反应时更加有信心,一旦发现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等迹象,就应考虑CNI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停药。当决定停用CNI时,医生可以使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替代预防,本研究中使用的剂量为1mg/kg每周1次,直至有条件重新启用CNI或西罗莫司[2]。 Q: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结果的展现,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GVHD预防中的应用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您如何看待这一药物在未来GVHD预防中的应用潜力? 王椿教授:若单克隆抗体中含有鼠源成分,患者在多次使用后可能会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疗效。单克隆抗体经历了鼠源、鼠源人源嵌合体、全人源化改造的历程。目前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SR-aGVHD的治疗,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该药在预防中的价值。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不同于人鼠嵌合型的抗CD25单抗,人源化比例更高,免疫原性较低[4]。同时,该药可精准抑制激活的T细胞,对静止的T淋巴细胞无影响,不增加感染风险,安全性良好。 针对CNI不耐受的替代方案是一种被动替代,即当患者出现CNI药物不良反应时再进行替代。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提前替代,即在预估到药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时,提前使用替代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有望进一步替代现有的GVHD预防药物。 CNI+MTX预防方案中的MTX可引起黏膜损伤,患者表现为口腔溃疡、腹泻等。在叠加其他预处理如全身放疗、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可能会更加严重,出现难以控制的腹泻。因此,当临床判断患者需要使用其他会导致黏膜损伤的药物时,我们选择应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替代MTX,通常在移植后+3天开始使用,此时使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抑制激活的T细胞,从而达到预防GVHD的目的。目前团队正在探索这种替代方案的预防效果,期望研究能取得良好的结果,有效解决MTX引发的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问题。 王椿教授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医疗院长(CMO)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血液专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第八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专科分会委员主攻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科感染的防治 参考文献:1. 张晓,等.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新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20,43(5):391-397.2. 邵珊,等. 巴利昔单抗短期替代钙调蛋白抑制剂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探索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2):115-120.3. ShanShao,etal.SHORT-TERMSUBSTITUTIONOFCALCINEURININHIBITORS(CNIS)WITHRECOMBINANTHUMANIZEDANTI-CD25MONOCLONALANTIBODY(ANTI-CD25RHMAB)ASAGVHDPROPHYLAXISINCNISINTOLERANTPATIENTSAFTERALLO-HSCT. 2024EHA.abstractPB3131.4. 寿黎红.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应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急性GVHD和植入失败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5. 编辑:Huki排版:Earth执行:Moly来源:医脉通 

    2024-10-11
  • 赛出佳绩、成功晋级!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团队闪耀2024海峡两岸血液病学术会议

    赛出佳绩、成功晋级!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团队闪耀2024海峡两岸血液病学术会议

    近日,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医疗院长王椿教授携手卞晓丽医生及朱春颖护士长,代表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参加了2024年海峡两岸血液病学术会议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实践分享大赛。凭借出色的病例展示、卓越的现场表现以及深厚的专业底蕴,他们赢得了评委和同行的高度认可,从众多参赛队伍中突出重围,成功晋级半决赛! 在紧张的比赛中,卞晓丽医生详细阐述了一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复杂治疗历程。这位患者的病情从经典型皮肤GVHD迁延不愈,进而发展为迟发性急性GVHD(aGVHD),经过多种治疗方案的尝试均未能有效控制,且并发了多种严重问题。然而,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的病情最终得到了改善。 随后,朱春颖护士长分享了针对皮肤排异的专业护理对策,并特别介绍了我院的特色——非百级层流病房。在这个特殊的病房环境中,通过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成功帮助IV度(重度)皮肤GVHD患者顺利度过了难关。 此次参赛,卞晓丽医生的讲解充分展现了医疗团队在应对复杂病情时所展现出的精湛医术与不懈努力。而朱春颖护士长的分享,则进一步彰显了医院在护理服务领域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对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团队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为医院在未来的学术探索与临床实践道路上增添了新的活力与信心!  

    2024-10-10
  • 五载同行,焕然‘新’生 | 患友重聚,共绘希望新篇章!

    五载同行,焕然‘新’生 | 患友重聚,共绘希望新篇章!

    五载同行,焕然‘新’生 2024年9月22日,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庆典——【五载同行,焕然‘新’生】五周年患友系列活动盛大启幕。活动现场,温馨而热烈,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植后康复患友们满怀感激之情,跨越千山万水重聚于此,与仍在院接受治疗的患友及辛勤付出的医疗团队紧紧相连,共同编织了一幅幅温暖人心的画面。五十余名患友欢聚一堂,分享着各自康复路上的点点滴滴,彼此间的鼓励与支持如同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为了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患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感受到这份喜悦与力量,活动还特别开启了线上直播通道。镜头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每一份真挚的情感都被记录并传递至四面八方,吸引了超过1万人次的在线观看,共同见证了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盛会。 医患携手点亮生命之光 在“生命之光”启动仪式上,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朱骏主任、李肃主任、蒋瑛主任、魏道林主任、刘慧霞主任,以及我们现场年龄最大的患者任先生,和年龄最小的患者小源作为患友代表,共同登台。他们以满腔的爱心与希望,轻轻浇灌着象征生命的翠绿之树,那一刻,生命的希望之光被绚烂点亮,不仅标志着此次五周年患友系列活动的正式启程,更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并肩作战,携手照亮更多患者的重生之路! 感恩有你医路相伴 一束鲜花,绽放着绚烂与感激;一声问候,传递着温暖与敬意。患友代表们满怀真挚的情感,向辛勤耕耘在临床前线的医生们致以最深切的感谢与祝福。这不仅仅是一份情感的流露,更是患者们对医生们无私奉献、精湛医术的崇高敬意。而这份厚重的感谢,无疑将成为我们医生继续前行、不懈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患友分享:我的重生之路 经历多次化疗失败的打击,临床试验入组与退组,再到严重感染病危,余女士最终在闸新医院顺利移植出仓。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绝望、重拾希望、再度绝望和绝地重生的心路历程,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如今,距离移植已经过去了四年,余女士不仅自己勇敢地战胜了疾病、重获健康,更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精神,持续地在自己康复的旅途中,用她的方式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位患友,成为照亮他们前行道路上的一束温暖光芒。 患友慢慢和她的丈夫都是淋巴瘤患友,从朋友发展到恋人,并经历千辛万苦孕育出爱情结晶。然而,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慢慢查出淋巴瘤中枢复发,疾病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慢慢的丈夫带着虚弱的妻子驱车自驾一千多公里辗转来到闸新医院求医,最终在家人的呵护以及闸新医疗团队的全力救治之下,慢慢化险为夷,迎来希望曙光,回归幸福的家庭。 移植后的三年,小源已经告别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阴影,重新融入校园生活,与小伙伴们尽情奔跑、欢笑,享受着她应有的童年乐趣。谈及那段艰难的日子,小源的母亲眼含泪光,思绪万千,心中既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现在美好生活的感激。幸运的是,在最危急的关头,她们遇到了王椿院长领导的医疗团队,他们的及时救治为小源点亮了希望之光。作为小源的移植医生,刘慧霞主任回忆起那段并肩作战的时光,眼眶也不禁湿润。在整个移植过程中,小源的母亲始终陪伴在侧,用无尽的爱与鼓励为小源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小源的同胞妹妹勇敢地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力量,成为了她康复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两个孩子的坚强与勇敢,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细心呵护下,小源终于战胜了病魔,迎来了崭新的生命篇章。如今,看到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参与过她治疗过程的人心中都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与欣慰。 朱先生曾不幸罹患极为罕见的T淋巴细胞母细胞淋巴瘤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经历了多次化疗却未见病情有效缓解,伴随而来的淋巴结肿大更是加剧了他的病情危急与心理压力。在心情极度沮丧,几乎丧失治疗信心的艰难时刻,闸新医院为他带来了转机。入院后朱先生的首次化疗就产生了显著的缓解效果,淋巴结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不仅缓解了他的身体痛苦,更如同一束光,重新照亮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重拾了战胜病魔的信心。随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并寻求根治之路,朱先生在移植仓内度过了充满挑战的26天。这段时间里,医疗团队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和无微不至的护理,为他量身定制了复杂而精细的治疗方案。最终,通过这段艰难而充满希望的旅程,朱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已是移植后三年,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  患友储先生为慢性EB病毒感染相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肿大起病EB病毒持续阳性,外院诱导化疗4程效果不佳,先后多次更换二线方案多达8个疗程,备受化疗给身心带来的痛苦和折磨,然疾病持续进展。面对这几乎绝望的境地,储先生的女儿没有放弃,她四处奔波,为父亲寻访各大专家门诊,只为那一线生机。最终储先生一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闸新,医疗团队为其进行挽救性亲缘半相合移植,在治疗过程中医患携手突破重重难关,终于储先生战胜了病魔,重返他热爱的山水田园。 患友乐乐移植后原发病持续完全缓解状态,但是在移植后一个月和半年时各发生了一次4级肠道排异。这种重度的肠道排异极为凶险,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能胃肠道进食,只能静脉营养,对于体能的消耗、全身器官的保护以及各类并发症的控制都是极大的挑战。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乐乐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强与勇敢,他的父母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全力支持。经过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与精心治疗,乐乐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战胜了肠道排异,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乐乐不仅是一位战胜病魔的勇士,更是一位传授吉他技艺的老师。在现场,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予其他患友鼓励,并用吉他弹唱的形式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他的音乐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五载相伴屏幕传情 五年时光,转瞬即逝,然而那些温馨动人的瞬间,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镶嵌在我们记忆的深处。尽管诸多患友因各种缘由未能亲临现场,但他们的心灵与我们紧紧相连,未曾远离。活动现场,一部精心策划的特别视频,成为了连接彼此的桥梁,让他们的声音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在场的每一位患友共鸣。视频中,他们深情地回顾了治疗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分享了心路历程的起伏与转折,以及那些宝贵的经验与感悟。这份跨越时空的分享,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激励着每一个人继续前行,在康复的道路上携手并进。 纪念重生的华丽蜕变为了表彰那些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勇气,最终战胜病魔、重获新生的患友们,医院特别定制了CR勋章。这枚勋章,是对患友们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精神的最高赞誉与肯定。活动现场,医生们满怀敬意地为每一位患友颁发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让这份力量与鼓励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希望它能成为患友们人生旅途中一颗璀璨的星辰,激励大家以更加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拥抱每一个明天,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篇章! 结语 【五载同行,焕然‘新’生】不仅是对过去五年携手并进历程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健康之路的美好期许。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将继续秉承初心,以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保驾护航,共同迎接更加璀璨的生命篇章。 五周年系列患友活动后续还有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骨髓纤维化等专题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设有专家讲座、互动问答、康复患友分享、线上科普等多个环节。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为您的健康之路增添更多助力,感谢您的持续关注!

    2024-9-25
  • 聚焦临床热点、共议前沿学术!高博医学论坛——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圆满举办!

    聚焦临床热点、共议前沿学术!高博医学论坛——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圆满举办!

    2024年9月7-8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承办的“高博医学论坛——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培训班”在上海圆满召开。 本届研讨会和培训班不仅设置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移植主论坛,还特别增设了2024高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峰会,以及针对淋巴瘤、骨髓瘤治疗策略与护理实践的三个专题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逾百位权威专家,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及血液肿瘤学界的知名学者,亲自登台授课,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科研成果及创新理念。近400名血液科医生及护理人员齐聚一堂,多维度、全方位深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挑战。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聚焦临床热点、共议前沿学术!高博医学论坛——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圆满举办!

    2024-9-8
  • 沪上首例!自体移植联合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骨髓瘤患者完全缓解并出院!

    沪上首例!自体移植联合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骨髓瘤患者完全缓解并出院!

    9月伊始,高博上海闸新/力泉医院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上海首例接受自体移植联合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前沿疗法治疗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高博上海力泉医院顺利出院! 57岁的钱女士(化名),不幸罹患多发性骨髓瘤,曾饱受病痛折磨,在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治疗过程后,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患者于移植仓内度过了关键的26天,期间高博上海闸新/力泉医院医疗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如今,经过一个月的疗效评估,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患者的原发病已达到完全缓解(CR),身体状态也在逐步恢复之中。在其即将出院之际,医疗团队特意为钱女士准备了简短而温馨的庆祝仪式,祝贺其重获新生!患者及其家属也表达了对医疗团队深深的感激之情。  病情挑战:侵袭性极高的浆母细胞型MM 钱女士的抗癌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坚韧。2023年11月,她因左颊部出现的肿块伴随肿胀与盗汗症状而紧急就医,初步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浆母细胞淋巴瘤。面对这一诊断,钱女士迅速接受了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的全面攻势,然而,病情依然不断进展、持续恶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时间来到了2024年4月,钱女士带着对康复的渴望与对未知的恐惧,来到高博上海力泉医院。经过一系列详尽而精准的检查,我院诊断为更为复杂、罕见的伴有髓外浸润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IgD-λ型,DS分期I期A亚型,ISS分期I期,RISS分期III期),原发病灶累及了她的淋巴结、胸腹膜,还侵袭了右侧的坐骨。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髓外浸润意味着肿瘤已扩散至骨髓以外的组织。而钱女士所患的IgD-λ型更是骨髓瘤中的罕见类型,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不佳,为她的治疗之路增添了无尽的挑战。本次疾病的进展更是迅猛,胸腹腔的广泛浸润以及全身多处淋巴结、软组织、骨骼的受累,使得她的病情被归类为难治性骨髓瘤,且病理类型为侵袭性极高的浆母细胞型。 治疗策略:自体移植与CAR-T的强强联合 针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虽然医疗团队为其调整了新的化疗方案,疾病得到了暂时的控制,但是从长远来看,亟需更为强有力的治疗方案以追求深度缓解。基于此,医疗团队及时与钱女士及家属进行了沟通,同时充分考虑到患者自身的体能状态,为其量身定制前沿的个性化治疗策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BCMACAR-T(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细胞疗法。 作为钱女士的主治医师,高博上海力泉医院血液科主任李肃医生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旨在通过恢复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为身体重建一个强大的防御基础。而紧接着的CAR-T细胞疗法,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精准改造,使其能够像导弹一样精确锁定并摧毁肿瘤细胞。两者的衔接,不仅能够重塑患者的免疫防线,更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深度清除,力求实现疾病的长期控制,为她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开启新篇:从绝望到希望的重生 2024年6月,钱女士顺利完成淋巴细胞采集,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化疗方案,她的肿瘤负荷得到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过短暂的居家休养,钱女士于7月踏入高博上海闸新医院的移植仓,开启了她的治疗新篇章。 整个治疗过程可以被简要概括为三个紧密相连的步骤:“移植前预处理(大剂量化疗)”旨在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为干细胞移植创造有利条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则通过输注患者自身健康的干细胞,重建其免疫系统;“序贯CAR-T细胞治疗”则是回输改造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发起精准而猛烈的攻击。 在治疗过程中,钱女士遭遇了菌血症、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等多重挑战。面对这些并发症,医疗团队迅速响应,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措施,成功帮助钱女士度过了难关。随着治疗的深入,她的感染症状逐渐缓解,复查结果显示胸部CT和腹腔感染均有明显好转。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钱女士在CAR-T细胞回输后出现了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反应,体温一度飙升至41℃,并伴有寒战。这是CAR-T细胞疗法常见的免疫反应之一,虽然令人担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CAR-T细胞的强大活性。经过医疗团队的精心护理和治疗,钱女士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CRS反应得到有效控制。 医疗团队祝贺钱女士顺利出仓 随着时间的推移,CAR-T细胞展现出了其非凡的疗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CAR-T细胞治疗第11天,钱女士胸前的肿块已显著消退,粒细胞恢复,造血功能重建;CAR-T细胞回输后第14天,她便顺利出仓,转回了力泉医院普通病房。 治疗30天后,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骨髓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血液相关肿瘤指标转阴,达到完全缓解(CR)状态。这不仅标志着钱女士的身体状态正在迅速恢复,更意味着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与光明。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序贯CAR-T细胞治疗,这一创新治疗模式正逐步展现其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此疗法,患者有望实现深度缓解,甚至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为超高危、难治复发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全新希望。 钱女士的重生之路不仅展现了高博上海闸新/力泉医院在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前沿技术,也为更多同样遭受此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信心与希望。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通过科学创新的治疗手段,依然能够找到克服病魔、重获新生的途径。 *以上内容经由患者同意后发布,不作为诊断依据 

    2024-9-3
  • 医学界专访 | 血液病患者规模位居上海前列,这家社会办医院如何做到的

    医学界专访 | 血液病患者规模位居上海前列,这家社会办医院如何做到的

    医院每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180例。 撰文丨王  晓责编丨崔佳慧 从初来上海,到得到当地血液界同道的认可,王椿教授用了15年的时间。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攻方向,“艺高人胆大”的王椿,带领他的血液科团队在上海闯出了一片天。离开前,他所在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量已稳居上海第一名。 2019年,办好退休手续后的王椿教授,未闲居几日,便赶赴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下一站——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下称“闸新医院”)。查房中的王椿教授。本文图片由闸新医院提供。在一家社会办医院担任医疗院长,王椿教授面对的挑战更大了,但硬核技术傍身的他,仍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2020年初次接受“医学界”专访时,王椿教授表示,要让闸新医院成为上海血液病患者的最后防线。(《一位三甲医院主任退休后:我在哪里,上海血液病的最后防线在哪里》) 如今,这一目标实现了吗?2024年医师节前夕,“医学界”再次来到闸新医院。 “最后防线”的底气 上海闸新医院隶属于高博医疗集团,于2019年底成立,虽然集团层面一直想将其打造成一家以血液病诊疗为特色的专科医院,不过,在三甲林立的上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引入王椿教授后,医院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在闸新医院血液科的100张床位全部住满后,2022年,闸新又将一个医疗组派遣至高博上海力泉医院(下称“力泉医院”)。目前,两家医院共同构成了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能住满150个病人。  “这一患者规模在全上海属于前列。”王椿表示,而完成这一目标,他和团队仅用时4年。 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社会办医建立特色专科的难度很大,没有看家的本领,医院很难生存。但王椿却有着充分的底气,“别的医院不愿收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我不敢说都能治好,但至少能治好一部分”。 临床技术无疑是王椿底气的来源,闸新医院目前的血液病人主要有三类:一是移植难度大的;二是移植手术后,其他医院难以满足床位和移植后管理需求的;三是高龄移植患者。 在技术层面,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纤维化,王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在改良预处理方案后,移植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目前,这项突破难治性血液肿瘤移植治疗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的应用仍较少,不少病人慕名而来。 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移植则是王椿教授团队的另一技术亮点,在采用了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改良预处理方案后,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达到近70%。 此外,被国内各骨髓移植中心视为禁区的高龄患者,也是闸新医院经常面对的病人群体。“老年病患基础疾病多,涉及并发症的处理,许多医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收,我们这里就是最后一站。” 目前,王椿教授和团队已经将成功案例“刷新”至72岁。他还分享了一组数据:国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60岁以上患者只占1%,而在我们医院,20%是60岁以上的病人。 凭着王椿教授在血液界的号召力,他所在的闸新医院逐渐积累了名气,但他本人坦言,相比患者信任度更高的公立三甲,社会办医仍要面对品牌影响力先天不足的现实。 所幸的是,得益于新媒体时代患者社群的信息传播,闸新医院的认知度逐渐打开。目前,闸新和力泉两家医院每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能达到180例。 “别人做过的事,我们就不做了” 王椿教授在新医院取得的成绩,也让很多“技术流”医生看到了职业生涯的全新可能,他们中的一些人找到王椿,表达了走出体制试一试的想法,但王椿教授表示,想带领一家医院或科室走上正轨,要有成熟稳定的医疗团队,“单打独斗的难度比较大”。 当年追随王椿教授一同而来的医生,目前已是闸新/力泉医院各院区的负责人,临床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能独当一面。  有了中坚力量,接下来就是新鲜血液的补充,这一过程在前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住院医师一开始招的都是硕士毕业的应届生,大部分没有规培经历,来了就先干活,但人员流动比较大,因为骨髓移植面对的大多都是疑难危重的病人,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应付不来或者不愿意上进的就主动走了。”王椿说道。 但随着病例数逐渐增多,医院名气越来越响,闸新医院在招聘方面也有了更大的筛选空间。除了技术能力、工作适应力,王椿教授格外强调医生的职业信念感,这也是当时他退休后“无缝衔接”、接受新挑战的原因。 “从我的角度来看,医生是一份需要靠成就感、信念不断激励的工作,只靠钱,确实留不住人。” 在闸新医院,医生晋升同样要面对考试答辩、院区轮转、发表临床研究论文等考验,没有达到要求的医生,可能面临淘汰。 为了提高年轻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王椿教授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病例汇报。从个案分析入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死亡的案例,都要去分析背后的因素,包括是否做移植的理由,进行手术的难度,指南和文献里有没有相关记载,类似的病例国内国外如何治疗等等。 “要将诊疗各个环节的难度讲出来,医生都要从病例中学会思考。”在王椿教授几位骨干医生的带领下,闸新医院的人才梯队已经基本成型。 作为医生,科研工作也是必要的。王椿教授鼓励医生做有价值的临床研究,他认为,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写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为更多临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在诸如《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临床血液学杂志》 等国内核心期刊上的落款,慢慢出现了“上海闸新医院”的名字。 在一些血液病相关的学术会议上,王椿也在带领团队从参与者转向发起者。9月7日即将启动的“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即是由闸新和力泉医院承办的,届时,王椿教授和团队将与血液界同行做深入讨论。 王椿教授一直强调,医生除了要了解国内外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也要知晓各家单位都在做什么,“学术领域讲究首创性和独创性,别人做过的事,我们就不做了”。 做院长,很简单? 王椿教授感慨,比起三十年前,中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是遍地开花,但不同医院的水平差异还是比较大,“血液病人其实相对有限,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医院和床位都来做血液,但老百姓还是有信息差”。 身为两家医院的医疗院长,在旁人看来,王椿教授或许压力重重,但他却说,自己的工作思路很简单,没有指标压力,不管经营的事儿,他只负责带好医疗团队,为病人治好病。“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是很朴素的道理。” 事实证明,”以患者为中心“的办医理念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没有接诊负担,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良好效益。新冠疫情期间,闸新医院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依然保持正常运营,还接过了许多转院而来的病人。即使是院感压力最大的2022年,闸新医院依然保持了26%的患者量增长。 闸新医院目前还是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病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建立了瑞金医院移植后管理病房,共同开展造血干细胞临床研究,这也给了医院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在与“医学界”的交谈过程中,王椿也并未回避医院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就血液病专科领域,闸新和力泉医院也在面临更激烈的同行竞争,“要得到更多老百姓的认可,我们还需要更努力一些。”王椿教授表示。 不可否认,对于整个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来说,王椿的名字是“金字招牌”,但医院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文化底蕴积累仍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是所有医院的办院规律。 “什么时候病人不是来找我,而是慕医院的名而来,我就可以彻底退休了。”王椿笑着说道。 内容来源|医学界

    2024-8-26
  • 最新日程!邀您共赴9月7-8日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

    最新日程!邀您共赴9月7-8日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

    大会信息会议时间:2024年9月7-8日会议地点:上海大宁福朋喜来登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1928号)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单位: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 培训合格者将颁发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自体移植培训合格证书,并将获得医学继续教育Ⅰ类学分4分。 ★报名通道★ ↑扫码添加会议小助手即可报名 

    2024-8-1
  • 患者福音!上海闸新/力泉医院纳入“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系列产品指定医疗机构!

    患者福音!上海闸新/力泉医院纳入“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系列产品指定医疗机构!

    内容来源|由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商保提供

    2024-7-22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