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医心声丨朱骏主任:不仅是治疗,医生的角色更在于带来希望和支持

2024-11-19

血液流淌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细胞成分和功能的复杂性,使得血液病的诊疗工作难度大、强度高,也对血液科医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致力于担当起“上海血液病最后一道防线”重任的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高博医生团队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临床工作中“难啃的骨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懈改写着血液病患者的命运。

 

“当遇到棘手的疾病或疑难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不会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这是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医疗总监朱骏主任时常勉励团队的话语。今天,邀您一起走近朱骏主任,请他讲述一名血液科医生背后的医路点滴。(点击查看采访视频博医心声丨朱骏主任:不仅是治疗,医生的角色更在于带来希望和支持

 

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血液学科,

我想走向医学科技的最前沿

Q1

回顾您步入大学、与医学结缘的时刻,当时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学医?您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您选择血液病这一领域深耕的初衷是什么?

 

朱骏主任:我的父母辈,尽管他们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他们对一些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类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能够走上医学道路,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选择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是因为我认为血液病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专业;此外,治疗血液病的技术和手段也始终行走在医学科技的最前沿,这些都吸引着我长久以来不懈地在血液病领域深耕。

 

开创性使用红细胞单采术,

我把技术成功留在了高原

Q2

据了解,您曾于2016年奔赴西藏开展了13个月的援藏医疗工作,在那里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您的人生道路和职业发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朱骏主任: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西藏的医疗条件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异。我在 2016 年响应中组部的号召,作为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奔赴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援建。

 

到西藏后,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但与此同时,高原缺氧、气候特点、资源匮乏等都更让我体会到医疗工作的艰辛,也让我面临很多的挑战。

 

到了援建机构,我就着手调研高原地区的血液病现状,结果发现高原的疾病谱和平原是大相径庭的。例如恶性血液病在高原地区就非常少见,而所谓的“一高一低”非常常见,“高”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低”即营养性贫血。

 

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传统的治疗大多数采用藏医的针刺放血、活血化瘀等等一些手段,疗效比较有限。我在高原工作期间就开创性地使用红细胞单采术来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多血症病例,随后这一技术又治疗了很多该病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我结束援建工作回沪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日喀则的医院已经完成了数千例的红细胞单采术,我真正做到了把技术留在高原,造福了高原的老百姓。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在缺氧的自然环境中还要把工作做好,这首先对意志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在那边一年多的工作也培养了我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克服困难,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医生的使命和责任。

 

朱骏主任(左一)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挑战医疗“禁区”,

全力呵护每一条生命

Q3

据报道,您所在的医院接诊的移植患者中,60岁以上的占比约20%。与此同时,团队持续致力于解决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疑难患者的诊疗需求。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其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您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与挑战的?

 

朱骏主任:我们团队在王椿院长的带领下,一直以来都是把攻克血液领域“难啃的骨头”为己任。比如老年的血液病、难治复发的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等,这些疾病由于治疗难度大、成功率低,很多医院都不是十分积极地去收治。

 

我们团队始终秉承“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务宗旨,针对这些疑难复杂的患者,基于我们多年的治疗经验,结合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的治疗技术,去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不断挑战医疗禁区,努力呵护每一条生命。

 

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有很多在外院已被宣判“死刑”的患者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最终重获健康,重返家庭和社会。令我很动容的是,他们在重返家庭、社会之后,选择了让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更加有意义。他们会非常积极的在我们的一些新患友中传递各种正能量,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新患友战胜疾病的勇气,传递各种和疾病斗争的经验,他们就像一束光,引领着新患友走出黑暗。

 

朱骏主任(右三)在高博上海闸新医院查房

 

我们坚信,

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

Q4

王椿教授曾经对团队评价到,“这是一个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的团队,在他们身上,不仅有科学严谨的救治理念,还有大胆假设,敢于创新,认真求证的探索精神”。作为王教授的最佳搭档,也是团队的骨干力量,您如何理解并践行这句“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团队有哪些成绩令您引以为傲?为什么?

 

朱骏主任:“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这句话不仅代表了我们团队在面对复杂和高难度病例时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反映了我们对医学科学的追求和对患者责任的担当。

 

在工作中,这种精神首先体现在我们对于挑战的积极态度上。当遇到棘手的疾病或疑难的治疗方案时,我们不会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充分利用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资源,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此外,我们也勇于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敢于进行大胆假设并认真求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

 

我们坚信,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进行多学科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才使得我们在短短数年就在行业内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被同行誉为“血液病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王椿教授团队

 

要让患者理解疾病,

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

Q5

对于医患关系,您秉持的理念是什么?现在的您,对医生这个职业是如何理解的,相比最初是否有变化?

 

朱骏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始终坚持参与茶话会、科普答疑等患者交流活动,因为我相信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我的理念一直是以患者为中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虑,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尊重。通过这些活动,患者不仅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从而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朱骏主任和康复患友们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我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更专注于技术和治疗,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医生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更是患者心理和情感的支持者。这种转变让我更加珍惜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医生的角色不仅在于治病,更在于给予患者希望和支持。

 

预约挂号

您是否准备好预约了?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400-021-5005

查看更多预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