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椿院长受邀赴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会诊查房
2024-4-3
近日,高博上海闸新医院/上海力泉医院医疗院长王椿教授,受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子峰教授邀请,亲临现场进行病例会诊、教学查房,并就移植技术应用等学科建设进行指导。
当日下午,在血液科主任王子峰教授组织的简短而又热烈的欢迎仪式后,王椿教授回赠给大家一份独特的礼物——《难治性血液病拯救性治疗案例荟萃集》。这本宝贵的病例集汇集了在高博上海闸新医院和上海力泉医院经治过的疑难病例,精心挑选了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并深入探讨了诊治过程中的思路、方案以及治疗后的感悟与反思。王椿教授希望通过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够帮助临床一线的医师们提升诊治水平,拓宽临床诊治的思维和视野。科室的医生们对这份礼物倍感珍视,纷纷向王椿教授请求签名留念。

会诊与查房
随后,王教授对血液科的四名疑难患者进行了会诊和教学查房。
在会诊和教学查房期间,王椿教授全神贯注地聆听管床医生对病史的详细汇报,并细致入微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每一个疑问。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王教授从疾病的特性、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到下一步的治疗规划,逐一深入剖析,进而延伸到该类疑难病例的整体诊疗思路,为医生们理清思绪,拓宽专业视野。同时,王教授与患者及家属保持积极互动,耐心解释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之处,不仅为患者争取到最大的生存机会,更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点讨论了一例78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累及脾脏和胰腺,经过4次化疗和切脾后获得CR。近日又出现腰背部疼痛,提示淋巴瘤复发,下一步怎样治疗?患者年龄大,王教授查房重点评估患者的体能状态,ECOG评分为0,建议选择自体移植联合CAR-T治疗,仍然有治愈的可能。
病例二是一例已经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淀粉样变性患者,王教授告诉患者,移植的效果非常好,浆细胞肿瘤及其产生的异常轻链已经检测不到了,但淀粉样变性累及的器官功能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病例三是一例已经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移植后疗效评估达到CR。王教授与大家讨论了MM移植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临床价值,重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病例四是一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ST治疗后因自行停环孢素复发的患者。王教授与大家讨论了第二次IST治疗的用药原则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通过这些病例的探讨,王教授为医生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受教的医生们都非常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教学查房不仅汇聚优质医疗资源,更搭建医患共赢桥梁。医生借此深入交流最新临床经验,提升诊治能力;患者则获得更精准全面的诊疗,增强治愈信心。

科室建设
最后,王椿教授受邀参观了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并对科室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的会诊和教学查房活动,在王椿教授、王子峰教授和全体医生倾力配合下取得了预期效果。活动结束之际,王子峰教授表示非常高兴与血液届大咖王椿教授面对面学习和交流,王椿教授现场传经送宝,助力科室发展建设,并且提供细致专业的学术后盾支持,是科室之幸,亦是患者之福!

结语:
疑难复杂的病例,往往需要突破传统的束缚,敢于挑战现有的规则和观念,勇于进行创新的尝试和冒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充满了未知与风险,对医生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才能激发一代代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热情。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高博医疗集团上海闸新医院的医疗团队,怀揣着对医学的深厚热爱与虔诚,致力于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我们深知,每一个病例的背后,都承载着患者和家属的殷切希望与无尽期盼。因此,我们愿意搭建起“桥梁”,通过这类会诊和查房的模式,与各位同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共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多治愈的可能。
高博上海闸新医院
疑难血液病会诊中心
高博上海闸新医院血液病会诊中心在医疗院长王椿教授的带领下,自成立以来,已为十余家各地医院的几十位血液病患者提供了会诊服务。但仍有较多血液病患者,因复发难治或诊断不明及治疗棘手成为疑难问题,困扰着病患和医生。会诊中心旨在聚焦突破血液病治疗的难点,为疑难血液病患者和有需求的医院提供会诊服务,共同为患者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来可能。